保定南关天主堂
Posted on 2017-01-23
由James-Patrick发布
发表评论
位于关西街91号的保定南关天主堂,比较鲜为人知,现在是一大片废墟。
教堂始建于1918年,教堂原有包括牧师楼、修道院、礼拜堂等建筑,现仅存礼拜堂一座,占地面积为370平方米。文革期间教堂与其他附属建筑都被没收占用,并遭破坏。文革结束后成为红星塑料厂仓库,该厂破产后,教堂随之废弃,常年无人看护,成为了附近居民的狗圈,内养大狗数只,与教堂氛围极不协调,简直是对其亵渎。2009年8月,关西街教堂成为保定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使用了现在的名字关西街教堂。2011年教堂周边进行商业开发,当地居民开始了陆陆续续的搬迁,2013年政府将教堂周边大部分原教产土地归还了教会,目前那里的居民大多数都已经搬走了,空出来的一些小房子成了附近老头老太太们聚会念经的简易祈祷所,我来的时候他们正在嗡嗡哇哇地念经,节奏和韵律十分机械单调。由于损坏严重,修复费用高昂,教会无力承担,教堂也可能面临拆除重建的命运,不过因为是市级文物古建筑,如果政府肯出钱修缮的话,还是有可能保留的。
原教堂的其他建筑多已消失,现存的礼拜堂外形十分优美,比例和谐,尖高的塔楼,对称的斜坡式屋顶,上圆下方的窗洞,墙面上布局得体且有工艺精美的装饰部件,塔楼正面有圆形内凹的立体装饰砖雕。这座教堂在外观上面与北京的南岗子天主堂十分相似,此外就找不到第二座和它相似的教堂了。南岗子教堂的修建时间比它晚了五年,所以可能它们出于同一张设计图纸,不过现在的南岗子教堂内部经过重修之后已经丧失了原来的风貌。没有南关教堂的具体数据,由于结构相似,可以参考南岗子教堂:身长32.5米,宽13.8米,钟楼高15米,占地448.5平方米。顶部的十字架在文革期间被打掉,至今仍没有恢复。由于几十年前当地开挖了大量的防空洞(教堂东北面十几米外就有一个入口),导致地基不稳,堂身许多地方已经破损不堪,墙体开裂,屋顶杂草丛生,成了危房。堂身还弄了两个不般配的门,因为正门已经被一排丑陋的平房堵住了。教堂的北面有一个影壁,上面有大幅手绘的耶稣像,画风古朴自然,耶稣长了一副东方式的络腮胡,据看护教堂的大叔说是堂区一位神父亲自绘制的,这位神父在国外留学过,不过因为没有保护措施,被日光雨水已经风蚀的褪了色,甚至隐约露出了文革时期的大字标语,由于我是搞油画创作的,看护大叔想让我以后可以过来修复一下,不过我还没画过这么大幅的,而且成本也高,不如改在教堂内部。
教堂的门现在平时都是上锁的,一般的外人都不让进去看的,大叔同意了我的请求,才得以走进里面去拍照,并且手绘记下了一些装饰花纹,那些花纹都是最早时期的原貌,隐约可见,多是绛红色的,有许多法式的鸢尾花和五瓣勿忘我小花图案(设计师可能就是法国人,保定教区就是法国遣使会创办的,第一第二任主教都是法国人)。虽然从外面看教堂不是很大,但是进入内部却十分宽敞,高大的拱券把目光引向天顶,阳光从小圆窗和竖窗照进来,形成了一种十分神秘崇高的氛围,不过周围却散落着各种乱七八糟的杂物,破坏了应有的神圣感。内部整体上还是保留了原始结构的,只是祭台的格局已经不可考,而且屋顶两侧的衔接处已经分离出了一个大口子,下雨时直接就能顺着墙壁流淌下来。
通过我的考察,发现在教堂北部,影壁与防空洞入口的后面还有一间老房子的废墟,可能是曾经的修院遗址,因为与教堂的砖块都是一样的,但比教堂更为危险,屋顶都已经被拨掉了,可能存在时间不会很长了。
南关天主堂平面图
从关西街远看教堂
从院内看教堂
在修士房遗址旁看到的教堂
从西南方街对面看教堂


教堂正面

教堂东侧
东侧破损的窗户
教堂东北角
教堂西北角

文保碑

教堂北面的影壁


教堂东北角的防空洞入口


已经拆迁了的居民区

教堂内部
从东侧窗外透过玻璃往里看

面向祭台方向

可以见到早期的原图案

以上照片拍摄于2014年4月13日
补充几张近几年里的不同外观
【2009年03月】





【2009年05月16】

【2010年09月】

【2010年12月31】
【2012年12月】

【2013年08月】

【2013年09月】
【2014年02月19】

【2014年05月初】
=================================
《全球基督宗教圣堂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