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oecesis Paotimensis
基本资讯
教座位置:中国河北省保定市
管辖范围:保定市区、清苑、徐水、满城、顺平、唐县、望都、安新、容城、定兴、高碑店、雄县
礼仪形式:拉丁礼
主保圣人:中华圣母
所属教省:北京
创设时间:1910年2月14日
主教座堂:圣伯多禄圣保禄主教座堂
首长职衔:主教
各级教务首长
教区主教:苏志民(监禁)
助理主教:安树新(公开)
统计资料
教友人数:约10万
堂区:原有6个总铎区,35处本堂区,285座支堂
联络资讯
天主教保定教区(拉丁文:Dioecesis Paotimensis)是天主教会在中国河北省中部建立的一个重要教区。
【教区历史】
传教早期
早在唐代至元代时便已有景教信徒分布于境内,当时来华传教的方济各会传教士曾与之争夺信徒。保定北部徐水县的安家庄则是河北第一个接受天主教信仰的村庄,起始时间为明代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在北京城内居留时,为一户接受其讲道的安氏造纸手工艺人施洗,随后他被该安氏教友带回家乡,到安肃(徐水县旧名)一带传教,接受信仰的村庄有安家庄、师庄、遂城、完县(顺平县旧名)邵家庄等地。据记载清顺治年间在保定府境内已建有两座正式的教堂,其中安肃县的安家庄天主堂在建立直隶中境代牧区之前一直为保定府的天主教中心,相当于座堂的地位。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开始百年禁教后,少数留下的传教士仍秘密工作,如1784年在涿州被抓捕的几位意大利传教士汉色勒木、阿投达多、刘比约。道光年间,北京教区宗座署理、南京教区副主教葡萄牙传教士赵若望选择了安肃县安家庄作为临时主教公署,在此秘密传教有22年。禁教结束后由法国遣使会士孟振生接替了赵若望任代理主教。1846年孟振生到京南视察教务时在安家庄建立起了本堂区,并在村内建立了育婴堂,又在保定北关桥东购地16亩,建房40间,称保定北关天主堂,为今保定主教座堂前身。1860年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廷被迫打开国门,教会在法国获得保教权后得以赴中国内地自由传教,孟振生便将主教府迁回了北京。1898年北关天主堂神父杜保禄与直隶总督荣禄立契,将城内的旧清河道署与北堂互换,建立了今天的主教座堂。1900年爆发庚子之乱,当时拳匪在保定府主要发源于新城县(今高碑店市)和雄县,之后向周边流窜到了定兴、涞水、易县,以及当时属于北京教区的涿州、固安、霸州、文安一带,最后又波及保定城内与相邻的清苑县、安肃县。这些地区的绝大多数教堂均被义和团焚毁破坏,具有记载的包括保定城内在建的大堂、蛮子营、韩庄、小高庄、小青凌、东马营、高庄、高洛、石亭等地教堂,只有安肃县安家庄和清苑县东闾村天主堂因准备充足,防御工事坚固而未被攻破,其中的东闾在三个多月的围困时期出现了圣母显灵,此后成为了著名朝圣地。教难平息后教会利用庚子赔款重建了各地教堂,并增建了各类社会服务机构。还有许多之前参与迫害教会的拳民后来都纷纷入教了,因祸得福,保定教会逐年繁荣起来。
教区建立
1910年2月14日,教宗庇护十世从林懋德宗座代牧所管理的直隶北境代牧区中分出了直隶中境代牧区(Apostolic Vicariate of Central Chi-Li),即保定教区前身,5月22日祝圣富成功为首任宗座代牧,管理保定府辖20余县教务,教座设在保定城内毗邻直隶总督署的圣伯多禄圣保禄主教座堂。富成功上任后便着手建立完备的教区体制。利用划分教区时分获的基金银币30万元,先在主教座堂后建立了占地22.5亩的主教府和大修院,又增建大钟树胡同若瑟修女会总院、西关的备修院、公教育婴院等附属建筑。1918年富成功回国,从法国总理克莱蒙取得法郎10万元,返回教区在南关史庄购地建立分堂,以及公教医院和方济各修女院、崇贞法语学校,今天其中的教堂仍尚存,位于关西街。当时教区内有神父常驻的堂口就有五六十处。1923年从直隶中境代牧区分出中国首个本国籍教区之一的蠡县监牧区(后来改名安国教区),管理保定府南部教务。1924年12月3日,以主教座堂所在地改名为保定代牧区(Apostolic Vicariate of Baoding ),满德贻接替调任北京教区的富成功主教,成为保定教区第二任主教。1929年分出了易县监牧区,管理西北部山区教务,之后辖区剩12县,共6个总堂、33个分堂口,信徒分布在市区及245个村镇。1931年改为国人自治,第一位本国籍主教周济世接替了满德贻,成为保定教区第三位正权主教。但原遣使会的神父、修士及南关公教医院和西关育婴院的仁爱会修女仍保留下来。1931和1935年由胡渠总铎区分别增设了吴家庄和仓巨两个本堂区,形成了今天保定教区35个本堂区的格局。1937年经教宗庇护十一世批准正式建立了清苑县的东闾圣母朝圣地,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全国性朝圣地(1942年上海的佘山圣母大殿被教宗册封为乙级宗座圣殿,形成了“南佘山,北东闾”的两个中国天主教朝圣中心)。
1938年日军占领保定时期,周济世主教为了避免日军破坏教堂,杀害教友,遂于当年6月15日带领教区神父修士修女教友在主教座堂举行祈祷和平仪式,奉献大礼弥撒,并邀请了日本驻保定官兵参礼,事后获得日方赞许,并特别张贴布告在教堂大门上,内容是“禁止日本官兵骚扰天主堂”。尽管如此,著名朝圣地东闾中华圣母堂还是在战争中于1941年遭到焚毁。1946年4月11日,教宗庇护十二世在中国废除传教区体制,正式建立圣统制,于是设立了正式的保定教区(Diocese of Baoding),隶属于北京总教区。同年7月18日周济世被调往南昌总教区,成为当时三位华人总主教之一。之后由赵县教区的张弼德主教代理保定教区,作为一位国籍主教,他极力排除国外教会的影响,组织了一批神父和若瑟会修女在南关医院学习眼科医学,先后从遣使会手中接管西关小修道院、育婴院及南关医院,派马雅伯神父接任东闾总铎及修院院长。
教难开始
1948年11月保定沦陷,张弼德禁止教区神父修士撤离大陆。1951年,外籍传教士被共党政府驱逐出境,保定教区还剩下60名国籍神父,其中以骆伯宾神父为首的一批人在1月5日于保定市内举行游行,宣布拥护共党的领导,此举遭受了自科绝罚,之后亦有徐水安家庄、沙口、吴家庄等地效仿,5月1日保定市内以王其威为首的一批叛教者再次举行了盛大的游行支持抗美援朝战争。同年4月12日教宗庇护十二世擢升当时在汉口管理教会房产的范学淹神父为保定教区正权主教,1951年6月24日范学淹在湖北汉口主教座堂接受祝圣为主教,开始恢复重整保定教区教务。1958年5月,因“不想与政府对抗,愿用正面方法争取教会更大的活动空间,使教会免受更大的危害”,范主教参加了在保定召开的“三自”筹备会议,但事后遭人诬陷说他表示拥护了爱国会,之后范主教便明确表示拒绝加入该裂教属性的爱国会而遭到批斗,并判处他在黄骅和安新的农场进行了十年的劳改。同年7月爱国会选举还俗已婚有子的王其威为第一任非法的自选自圣主教,想要代替范主教,由北京教区的赵振声主教在保定主教座堂将其祝圣,但他们的裂教行为却遭受了自科绝罚。1966年文革时包括之前与政府合作的主教神父以及爱国会人员均被打压迫害,没有了任何公开的教堂和活动。1969年年底范主教获释,回到了原籍小望亭村但依然受监管并服苦役,此后又有多次被捕。当时他是全省惟一享有些许人身自由的合法主教。1976年教宗保禄六世致信范学淹,祝福他担任主教25周年,信上说:“阁下诚属忠心耿耿,无愧于群羊之典范,是朕和普世教会最可爱的教区领袖和司牧。”
忠贞教会
1980年教务部分恢复,为便于政府控制,爱国会将辖区扩大到地级市行政区的22县,并选举潘德世为保定教区的教区长,开放了主教座堂由其管理。同时忠于圣座的保定正权范学淹主教为了抵制这进一步的裂教运动,于次年为其他教区祝圣了一批忠贞教会的主教,此一未先通报罗马的私自祝圣事后得到了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认可,赋予了其特权。之后范主教又陆续祝圣了安树新和苏志民为本教区神父,他们后来都成为保定教区的主教。1982年4月13日因祝圣事件范主教被捕,判刑十年。1985年11月2日,被解除劳教的张浩德神父在清苑县东闾村自家院内设立祈祷场所,因多数教堂仍被政府控制。1987年11月17日政府迫于国际社会舆论,将81岁的范主教假释出狱,并将他软禁在保定市旧道大堂内。1988年1月3日,范主教向一位来访者回答关于天主教爱国会的问题答问被整理成著名的《十三条》。同年易县教区的神父陈建章被祝圣为保定教区第五任正权主教,以接替被时常监禁的范主教。1989年11月20日,中国大陆各地忠于梵蒂冈圣座的主教及主教代表聚集在陕西省三原教区高陵县张二册村秘密举行会议,成立了忠于圣座的中国大陆主教团,当时范主教由于被软禁而未能亲自出席,众教长选举范学淹主教为第一任团长,范主教成为公认的地下天主教会领袖。同年,苏志民主教被祝圣为辅理主教,后因加入大陆主教团而与陈建章主教一同被捕。
1990年11月3日,由于害怕范学淹主教的强大影响力,政府在保定将范学淹主教秘密带走,在石家庄烈士陵园内住了一个月后,被秘密关押在河北省承德宽城县潘家水库内一小岛上。1991年12月8日爱国会选举潘德世接替王其威进驻主教府,由宗怀德祝圣,他们同样都被自科绝罚了。1992年4月,84岁的范学淹主教在监禁期间为主致命,4月13日其遗体由公安局归还,4月24日下午安葬。1993年3月,刚获释不久的苏志民由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擢升为为保定教区助理主教,同年5月2日接受祝圣,安树新被祝圣为辅理主教。1994年初陈建章主教获释,同年12月21日去世,之后苏志民继承其位,成为保定教区第六任正权主教。年底苏主教会见了美国国际人权委员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史密特,中国大陆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再次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随后苏主教被捕,后迫于美国压力又无条件释放。1992年5月1日东闾圣堂重建完工后便逐渐开始恢复了朝圣。1995年5月23日,据称有3万名朝圣者目睹了圣母的显现,但政府感到极为恐惧,怕吸引来更多全国各地的教友聚集,便于次年四五月份出动将近5000部队士兵以及大约30辆装甲车和直升机隔离村庄,以禁止朝圣,此为1996年东闾朝圣事件。之后苏志民主教被捕遭软禁,短暂出逃后,于1997年最后一次被捕,至今仍下落不明。
千禧年后
2000年1月6日爱国会选举苏长山接替潘德世,为保定教区第三位非法主教。10月1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将120位在中国清朝至民国年间,因坚持信仰而受难的外籍传教士和国籍信众册封为殉道诸圣,其中亦包括在庚子之乱时的一些保定的殉道者。2006年2月17日保定教区最高负责人鹿根君神父被捕。2006年8月24日安树新主教获释,同年非法主教苏长山去世后,安主教便接替其掌管保定市的主教座堂,安主教希望由此可以将地下与地上的教友合一,并收回教产,公开传教。2007年教宗本笃十六世擢升安树新升任保定教区助理主教。同年教宗亦发布了《致中国教会牧函》,鉴于大陆教会格局的变化,收回了特权,禁止再私自祝圣主教,并明确指出爱国会是与教会无关的政治机构,主教加入会遭绝罚。2009年政府批准了东闾的朝圣活动可以公开进行,同年8月安主教便加入了市爱国会,并担任副主席。2010年8月7日安树新接受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和主教团的任命而公开就职为保定教区正权主教,此举不仅让他自己陷入了自科绝罚的境地,也造成了保定教区进一步更严重的分裂。2011年12月11日,保定地下修院史黎明神父及其他6位修士在晋州河沟村附近出车祸遇难。2014年8月起,地下团体的鹿根君副主教、刘红更神父、马武勇神父被捕十年后陆续被释放。2015年5月22日徐水派出所出动大批警员拆除了安庄村内地下团体的祈祷所。2016年4月15日安庄堂区的负责神父杨建伟神父被秘密逮捕。
另可参考 《保定市志》资料:北京 方志出版社,1997
百縣市經濟社會調查保定卷: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
【历史旧照】
祝保定宗座代牧区成立25周年
Willems在南宋村和保定府的高级教士在一起
Willems神父在中国:
学童
Willems神父和老年中国夫妇
为老人行终傅圣事
葬礼
Willems 和祭童们
1931年时任教宗代表的刚恒毅枢机主教来东闾朝圣

90年代初东闾朝圣

1995年5月24日进教之佑圣母瞻礼弥撒
一九八八年秋老主教与苏志民主教合影
左侧是安树新主教,中间执权杖者是刘冠东主教,照片右侧是苏志民主教
1992年范学淹主教葬礼
【历任主教】
第一任正权主教:富成功(Bishop Joseph-Sylvain-Marius Fabrègues, C.M.,1910年2月19日—1923年6月12日))1872年11月26日,富成功出生于法国Montpellier,法国遣使会士。1896年5月30日(时年23岁),富成功荣升遣使会神父。1910年2月19日,因牧灵需要,时任教宗庇护十世(Pius X)决定由直隶北境代牧区(即北京教区)中正式划分出直隶中境代牧区(Apostolic Vicariate of Central Chi-Li,即保定教区)。富成功被任命为直隶中境代牧区首任宗座代牧。同年5月22日由北京教区林懋德主教主礼祝圣。1923年6月12日(50岁),富成功调任直隶北境代牧区(即北京教区)助理主教,由满德贻主教接任直隶中境代牧区宗座代牧(1924年-1930年)。不久富成功改称北京代牧区宗座代牧。1928年,富成功主教远赴梵蒂冈述职,因心脏病突发,于同年11月24日病逝于梵蒂冈,年56岁。当时保定教区共有教友约6万余人。
第二任正权主教:满德贻(Bishop Paul Leon Cornelius Montaigne, C.M.,1924年12月18日—1930年1月25日)满德怡主教于1883年 8月29日出生在法国Terdeghem,遣使会会士。1907年 5月25日荣升遣使会神父。1924年12月18日(时年41岁),教宗庇护十一世(Pius XI )任命满德怡出任保定府代牧区宗座代牧,即保定教区第二任主教。1925年4月19日接受祝圣。1930年1月25日教廷调任满德怡任北京代牧区助理主教。1933年1月27日任北京代牧区宗座代牧,1946年4月(62岁)荣休,让位于中国籍枢机主教田耕莘。1962年1月9日逝世,年78岁。
第三任正权主教:周济世(Archbishop Joseph Chow, C.M. ,1931年3月26日—1946年7月18日)
1892年1月23日出生于河北省正定教区藁城县广扬村,1919年6月29日晋铎,加入遣使会。1931年8月2日晋牧,成为保定教区首位华人主教。1946年中国天主教实行圣统制,4月11日,周济世正式升任保定教区主教。7月18日,周济世又升任南昌总主教(Metropolitan Archbishop of Nanchang),是3位华人总主教(另两位北平总主教田耕莘、南京总主教于斌)之一。他将主教府从九江迁至南昌松柏巷天主堂,原九江教区改称南昌总教区。1949年以后,田耕莘和于斌都陆续前往台湾,周济世成为留在中国大陆品级最高的天主教神职人员。1950年代,周济世由于拒绝担任爱国会领袖而被捕,直到1972年去世,享年80岁。
第四任正权主教:范学淹(Bishop Peter Joseph Fan Xueyan,1951年4月12日—1992年4月13日)
1907年2月11日出生,1927年留学罗马传信大学并获得教会法博士学位,1951年4月12日获教宗庇护十二世擢升为保定教区主教,1951年6月24日在湖北汉口主教座堂接受祝圣为主教,1958年因忠于教宗、拒绝加入和领导爱国会被捕判刑十年,监禁结束后继续劳动改造至1976年,1977年至1980年第二次被捕,1980年被当局无罪释放。其忠贞刚毅、在极度困难情况下为主作证、保持与罗马教宗共融的精神受人称道。为此,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赋予他特权。以特权祝圣多名大陆主教。为大陆天主教会公认的地下教会领袖。在此期间,1988年发布影响全国的十三条。1992年4月13日刑满获释的日子,却被中共迫害致死送回伤痕累累的尸体而成为殉道者。
第五任正权主教:陈建章,(Bishop Peter Chen Jianzhang,1988年——1994年12月21日)
陈建章主教于1920年3月6日生于河北省徐水县谢坊营村,1947年8月14日在北京晋升神父,辅仁大学文学系毕业。1954年因坚持忠贞信仰,被判无期徒刑,1980年11月获释,后又于1981年和1990年两次遭到监禁或秘密关押。1983年陈建章神父由正定教区贾治国主教祝圣为领衔主教。由于范学淹主教多年处于监禁、秘密关押状态,即便在假释情况下也无法正常地处理教区事务,因此,1988年范主教将保定教区事物托付给陈建章主教管理,成为保定教区第五任正权主教,直至1994年12月21日陈建章主教辞世,年74岁。
第六任正权主教:苏志民(Bishop James Su Zhimin,1992年5月2日—)
1932年7月1日,生于保定市清苑县田各庄村。1941年,进入河北省易县修道院学习,后到北京鲍思高慈佑会接受教育。1956年,因坚持忠贞信仰,公开反对政府成立脱离罗马教宗的“爱国会”,首次被捕,半年后获释。随后受政府长期监视居住。1659年11月6日,再因坚持忠贞信仰被捕,在河北省第一监狱被关押达5年之久。1964年6月6日获释,并被遣送回本村劳动改造,并扣上“反革命分子”与“现行反革命”帽子达12年。1975年12月29日,因保定市天主教“复辟案”被判12年徒刑,服刑于“河北省满城监狱”。后因中共领导人更替,4年后获释。1981年4月12日,在范学淹主教手中领受铎品。1982年12月23日,又因信仰缘故被判劳教3年,服刑于“保定市劳动教养所”,1986年1月13日获释。1988年末,由范学淹主教任命为保定教区副主教,主管教区事务。1989年12月19日,参加了在陕西省张二册村举行的大陆主教团会议(地下),史称“三原会议”。因此,又被判3年劳教,服刑于“唐山劳动教养所”,于1992年6月3日获释。1993年3月,由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擢升为为保定教区助理主教,同年5月2日接受祝圣,由刘冠东主教主礼,肖立仁主教襄礼。1994年1月8日,会见美国国际事物与人权委员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史密特,因此原因,于12日被捕。迫于美国政府的压力,29日获释,随后被短期拘留受审。1995年6月11日,经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任命,宣誓就任保定教区第六任正权主教。1996年3月,因河北保定的‘东闾圣母朝圣’事件,被政府软禁,4月12日自看管处逃出后隐藏。自藏身之处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出呼吁,要求中国政府尊重人权、停止一切迫害教会的行为,并向全教区发表牧函。1997年10月8日,于石家庄市辛集被密捕,自此下落不明。(详见《
160526清苑田各庄天主堂》)
助理主教:安树新(Coadjutor Bishop Francis An Shuxin,1992年5月2日—)
1949年7月16日,安树新出生于保定徐水县安家庄,热心天主教。1981年1月1日,由保定教区主教范学淹祝圣为神父,为范学淹在文革后祝圣的第一位神父,此后追随范学淹传教。1992年范学淹去世后,5月3日,苏志民继任保定教区正权主教,安树新任辅理主教。1996年因“东闾朝圣”事件被捕,坐监十年。因此安树新在地下教会享有“忠贞”的声望,多次出现在美国国务院的《国际宗教自由报告》中。2006年8月被释放,此后致力于庞大的保定教区地下教会(10万人)同人数很少的保定教区地上教会(1万人)的合一和福传,虽然受到阻碍,但在维护天主教教产,争取政府尊重天主教上一直在努力。2007年升任保定教区助理主教。 2009年8月初,安树新主教公开宣称自己加入了爱国会,并担任保定教区天主教爱国会的副主席。此举使更多的神职人员和教友远离了安主教。2010年8月7日,安树新主教接手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和主教团的任命而公开就职为保定教区正权主教,此举造成了教区进一步分裂。
北市区:
【保定圣伯多禄圣保禄主教座堂】
保定圣伯多禄圣保禄主教座堂是天主教保定教区的主教座堂,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裕华路2号。
是古老的青砖教堂,位于保定市中心,毗邻直隶总督署。1900年庚子之乱时保定城内的中外天主教徒曾逃至清苑东闾中华圣母堂和徐水安家庄教堂,筑围墙、 碉堡自守,抵抗义和团。
始建于1905年,称为“圣伯多禄,圣保禄教堂”,是由法籍传教士所建。该教堂位于保定市中心,是一处典型的西方建筑物。教堂长54.3米,宽17.6米,高20米,气势恢弘,风格典雅,属罗马式建筑,可容纳千余人。教堂内有14根高耸的红色圆柱支撑屋顶,前面部分尚有12根用汉白玉精雕细琢的石柱,这12根柱子象征这着耶稣基督的12位门徒;两侧的墙壁上悬挂着14幅美丽的圣经图画,描述的是耶稣基督受苦受难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事迹,广阔的穹顶,舒展的空间使教堂显得庄严而神圣;每当琴声响起,悠悠空灵的圣乐在整个教堂内回荡,形成一个非常肃穆而圣洁的宗教氛围。
主教府
保定府1920,背景上可看到高大的圣伯多禄圣保禄主教座堂
关西街教堂位于关西街91号,始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为欧味极浓的“哥特”式建筑。
教堂现仅存礼拜堂一座,其尖高的塔楼,对称的斜坡式屋顶,上圆下方的窗洞,墙面上布局得体且工艺精美的装饰部件以及塔楼正面圆形内凹的立体装饰砖雕,与德国的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以及法国的夏尔特尔大教堂,具有相似的建筑特征。礼拜堂保存完整,其附属建筑已无存。教堂原为牧师楼、修道院、礼拜堂等建筑,现仅存礼拜堂一座,占地面积为370平方米。该教堂1957年关闭成为“红星塑料厂”仓库,该厂破产后,教堂随之废弃,目前为附近居民的狗圈,内养大狗数只,与教堂氛围极不协调。2009年,关西街教堂成为保定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归还了教会,但因缺乏资金尚未修复。
【沈家庄天主堂】
1894年,法籍林茂德神父主持建造。原建筑现已不存。
【中马池天主堂】
建于1913年,1948年村民占用,文革拆除。
【大激店天主堂】
今名大汲店,始建于1921年。原建筑现已不存。
【清苑县】
【东闾中华圣母堂】
东闾位于河北保定市清苑县,华北平原上一座著名的圣母大堂。20世纪初,圣母曾在东闾显现。为感念圣母护佑,当地教会特建了一座圣堂。从此人们便开始了对东闾圣母的敬礼。1908年后,一旅沪画家绘制出东闾圣母像,1924年在当时全国主教会议上被定为“中华圣母像”,同时东闾圣母被教会宣认为“中华圣母”!从此每年都有包括教会上层人士在内的神长、教友到东闾敬礼中华圣母。1941年,东闾大堂被日本侵略者烧毁。1989年,热心的东闾教友自力更生,用三年时间,在新址重新建起一座长67米、宽18米,钟楼高43米的圣母大堂,比原圣母大堂扩大了近1/3。1992年5月新堂重新奉献于天上的母皇。
【田各庄天主堂】
清苑县田各庄天主堂位于保定城南15公里,保衡公路旁,目前村内有教友500人左右,是现任主教苏志民的家乡。教堂始建于1902年,法籍神父任隆主持修建。次年扩建。该堂有平房31间,占地31亩。1943年关闭。1993年3月开始重建,同年10月由苏雅格主教祝圣,该堂为哥特式建筑,称为耶稣圣心堂,长26米,宽12米,钟楼高21米,总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并建有圣母亭,圣若瑟敬老院,现任本堂司铎为董迎马神父。
【良寨天主堂】
【南宋村天主堂】
始建于1914年,有平房9间。文革拆除。
【小望亭天主堂】
教堂始建于1915年,尖顶,有平房15间,现已不存。这里是范学淹主教的故乡。村东隔河有范氏家族的墓地,其中安葬有保定教区范学淹主教的遗体,但因政府破坏,墓地位置已不易找到。
主教墓地:
范家墓地:
村内教友家庭:
【谢庄天主堂】
位于张登镇,谢庄村。始建于1901年,有平房99间。占地14亩。附设有男女教会学校各一所。1947年关闭。原建筑现已不存。
【温仁天主堂】
始建于1904年,有平房25间,1932年洪水冲毁部分房屋,次年重修。1948年关闭。原建筑现已不存。
【张登天主堂】
始建于1906年,有平房38间,占地8亩,1937年毁于战火。原建筑现已不存。
【牛庄天主堂】
始建于1907年,日军侵华时拆毁。原建筑现已不存。
【王盘天主堂】
始建于1910年,有平房9间,占地2亩。1936年拆毁。原建筑现已不存。
【北王力天主堂】
1913年法籍宦神父修建,经堂1所,瓦房5间,平房25间,占地7亩。原建筑现已不存。
【西王力天主堂】
始建于1910年,1918年扩建,1938年关闭。原建筑现已不存。
【南蛮营天主堂】
始建于1910年,文革时拆除。
【全昆天主堂】
始建于1910年,1925年扩建,附属男女学校各一所,日军侵华时拆除。
【北邓天主堂】
始建于1910年,1966年拆毁。
【北马庄天主堂】
始建于1904年,文革拆除。
【北和庄天主堂】
1904年由徐德辉神父主持修建,购地9亩,瓦房平房共计83间,附设男女学校各一所。日军侵华时除经堂外其他房屋全部焚毁。原建筑现已不存。
【唐家庄天主堂】
始建于1905年,1966年拆除。
【小邓村天主堂】
1912年徐德辉神父购地2亩,建经堂1座,平房8间,设立男校1所,日军侵华拆毁。
【段家庄天主堂】
始建于1915年,平房10间,占地6亩,1917年扩建,日军侵华时期拆毁。
【汤村天主堂】
建于1916年,1957年坍塌。原建筑现已不存。
【黄陀天主堂】
1916年由西班牙籍安神父修建,1947年关闭。原建筑现已不存。
【北大冉天主堂】
始建于1916年,平房4间,占地1亩。原建筑现已不存。
【大侯村天主堂】
始建于1918年,平房6间,附设小学一所。原建筑现已不存。
【北营头天主堂】
始建于1920年。原建筑现已不存。
【姜家庄天主堂】
始建于1924年,1938年日军拆毁。
【黄辛庄天主堂】
始建于1926年,1934年倒塌。原建筑现已不存。
【罗家营天主堂】
始建于1932年,日军侵华时,房屋拆毁,只剩大门。原建筑现已不存。
【安庄天主堂】
徐水县户木乡的安家庄教会由利玛窦神父创建,是天主教传入河北最早的村庄。教堂始建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孟振生主教建造。民国十六年(1927年),温神父扩建教堂,教堂长42米,宽18米,高15米,是圣母无染原罪堂。1948年安家庄成为本堂区,辖安家庄、椿木峪、山庄、西釜山、东釜山、正村、樊村、坟台、谢坊营、躲水庄、遂城。安家庄房产182间,占地44.2亩。1957-1979年关闭。
2015年被查封的安庄地下教会弥撒点:
【遂城天主堂】
1901年,法籍遣使会传教士顾英才神父曾在遂城村建圣母圣心堂,开展传教工作。解放后教产作为他用,一直到2011年初,在保定教区的努力及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教堂重新归还教会。老堂多年失修已无法使用,8月25日在神父教友的齐心努力下,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在原址上重新翻建,圣堂长15米、宽6米、高7米,总投资21万元人民币,可供300教友度信仰生活。遂城全村有3000多人口,教友只有100多人,这次新堂祝圣,大家都很高兴,在外打工的也纷纷回来参加礼仪。新堂的祝圣结束了多年来一直在会长家里念经祈祷非常状态,翻开了教友信仰生活的新篇章。8月30日上午9点,保定教区徐水县遂城村举行了祝圣教堂典礼。弥撒由安树新主教主祭,教区15位神父共祭,教区德来小妹妹会和圣母无玷圣心会修女,及其他堂区和当地教友近300人参礼。 在弥撒中安主教说:“教堂大小、简易,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每位教友的心灵都是一座活的圣殿,我们要用祈祷和善攻来装饰,使自己真正成为天父的好儿女。”

【正村天主堂】
徐水正村的天主堂,位于镇子中心十字路口,比较小,已经废弃,大门紧锁,窗户玻璃都掉了,看风格和材料建筑时间应该只是几十年前而已,被废弃的原因不明。
【椿木峪天主堂】
椿木峪新堂建于2010年,曾是易县教区刘书和主教的驻地,村内另一座老堂建于1987年,村西还有易县教区的教会墓地。
建于1987年的老堂:
易县教区墓地:
【西釜山天主堂】
【李家庄天主堂】
始建于1902年。原建筑现已不存。
【李梁庄天主堂】
位于漕河镇,李梁庄村。
【师庄天主堂】
徐水师庄天主圣三堂位于留村乡师庄村。始建于1881年,1903年扩建。1984年重建。是易县教区主教师恩祥的家乡。2013年04月20日再次重建。
【白塔铺天主堂】
始建于1915年。原建筑现已不存。
【李迪城天主堂】
始建于1920年。经堂1座,平房5间,1937年关闭。原建筑现已不存。
【吴家庄天主堂】
始建于1927年。原建筑现已不存。
【南胡渠天主堂】
原为管辖保定教区北部教务的胡渠总铎区总堂,1901年法籍神父顾英才主持建造,1913年扩建。现在还保留有原来的老建筑,教堂已经恢复使用。
照片中戏台后面蓝色铁皮屋顶的建筑就是胡渠天主堂。
【梁庄天主堂】
【曹庄天主堂】
始建于1893年,法籍林茂德神父主持建造。原建筑现已不存。
【马官营天主堂】
始建于1902年。原建筑现已不存。
【江城天主堂】
始建于1911年,有平房7间。原建筑现已不存。
始建于1914年,1951年扩建。原建筑现已不存。
【大贾村天主堂】
1915年由刘若石神父修建,平房8间,附设男女学校各一所。1961年破四旧拆除。
【南辛庄天主堂】
始建于1918年,平房8间。原建筑现已不存。
【东营天主堂】
1926年刘若石神父修建,占地10亩。原建筑现已不存。
【陶家佐天主堂】
始建于1928年。原建筑现已不存。
【邵家庄天主堂】
顺平县邵家庄是河北最早的教友村之一,与徐水的安家庄同一时期开教,由利玛窦神父传入。耶稣圣心堂始建于1914年,占地13亩,平房32间。邵家庄天主堂是改革开放以后兴建的比较早的一座教堂,1989年建成,当时徐水县安庄建筑队、满城县、清苑县等各地教友踊跃投入建设,田各庄教友苏惠民任工程师。教堂长30米,宽12米,高7米,钟楼高18米,室内面积315平方米,可容500人。它是保定教区西部唯一的教堂,现任本堂郭义保神父、副本堂王立茂神父。邵家庄教堂是向满城、顺平、望都、和唐县广大区域内福传工作的基地。
【寨子天主堂】
始建于1918年。原建筑现已不存。
【东显阳天主堂】
始建于1921年,陈树神父修建,平房38间,附属男女学校,1940年日军焚毁。
【西朝阳天主堂】
始建于1921年,平顶,平房20间,1947年关闭。原建筑现已不存。
【亭北庄天主堂】
始建于1921年。原建筑现已不存。
【白云西庄天主堂】
始建于1922年,尖顶,平房6间,后坍塌。原建筑现已不存。
【常庄天主堂】
始建于1922年,尖顶,平房10间,1930年扩建。原建筑现已不存。
【白沙天主堂】
始建于1915年,除经堂之外还有平房24间,占地7亩,日军侵华时期拆除。原建筑现已不存。
【东杨庄天主堂】
始建于1915年,除经堂外,另建瓦房平房24间,占地11亩,日军侵华时焚毁。原建筑现已不存。
【峦头天主堂】
始建于1915年,文革拆除。原建筑现已不存。
【套里天主堂】
始建于1920年。原建筑现已不存。
【中山阳天主堂】
始建于1922年,平房33间,占地11亩,日军侵华时拆毁。原建筑现已不存。
【史家佐天主堂】
始建于1923年,后坍塌。原建筑现已不存。
【娘子神天主堂】
始建于1923年,后坍塌。原建筑现已不存。
【中下邑天主堂】
始建于1931年。原建筑现已不存。
始建于1903年,1932年扩建。附设男女学校各一所。1938年被日军焚毁。原建筑现已不存。
【徐果庄天主堂】
1904年法籍神父魏亚雷主持修建,占地20亩。1908年扩建,附设男女学校各一所,1947年关闭。原建筑现已不存。现今在村西已重建教堂。
【赵口天主堂】
始建于1918年,除经堂外,平房37间,占地12亩,1948年关闭。原建筑现已不存。
【吉家庄天主堂】
始建于1918年。原建筑现已不存。
1875年当时的北京当时的法籍代牧田嘉壁主教到安新县坨上村传教。1887年安新县城两名当地人付洗。1890年田嘉壁派遣法籍神父富成功到安新县沈家坯传教,同年献县教区神父周宏达到圈头、赵北口一带传教。1896年,在安新县城建立了本堂区,当时称为新安本堂区,首任本堂张保罗神父,辖安新、大因、邸庄、刘李庄、古庄头、西向阳、马蹄湾、高楼、李郎、南阳、马务头、大寨、刘合庄、道务几处支堂。1900年富成功代牧派遣张方济神父到安新传教。1931年统计有教友1800多人,1937年2200教友。
【新安天主堂】
始建于1902年,赵国贤神父筹建,购地7亩7分,建教堂一座,房屋44间,附属男女学校各一所。1945年被日军烧毁。残留的废墟在1973年彻底拆除。
19世纪末天主教传入容城,北张、野桥、南阳、王家营、李郎村等地建立教堂。50年代后教堂全部被毁,今天仅剩非常少的教友,境内已没有教堂,教务由安新县神父代管。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天主教传入境内。先后在周于庄乡庞各庄、北河乡仓巨、沿村乡石柱、固城镇建立5座教堂。1936建立了仓巨本堂区,首任本堂师如神父,辖定兴县的仓巨、庞各庄、固城、石柱几处支堂当时全县有教友1000教友。固城教堂在1946年被国民党军队拆毁做炮楼,石柱教堂50年代自然倒塌。1948年统计为1408人,神父6人会长19人,修士17人,修女4人。主要分布在周于庄乡庞各庄、北河乡仓巨、沿村乡石柱、固城镇、姚村5个乡镇11个村庄。1990年统计有教友1161人。
【石柱村天主堂】
位于高里乡的石柱村,北易水河附近,因村北有一座建于晋代的纪念碑因而得名,建于80年代的教堂位于村庄中心。村内有200多位教友,目前由易县教区司铎代管。
村内孟氏家族世代奉教,并出过多位司铎。村内目前仍有不少教友。
村北的教友墓地
【仓巨天主堂】
教堂始建于1890年,1903年扩建。原建筑现已不存。目前重建的教堂位于村庄东北。
高碑店市誌资料(北京:新華出版社,1997):
清道光年间(约1825年),天主教传入境内,并迅速发展。
庚子之乱时,县境内为直隶拳匪的一个重要发源地,著名头目有东马营赵张村的张德成、白沟镇的宋福恒,新城人韩三等,他们焚毁了白沟镇内教堂和东马营教堂。1911年天主教保定教区首任主教富成功在新城县境内建立了东马营本堂区,原东闾本堂司铎张方济任首任本堂,当时堂区共有教友2400人,辖东马营、小青凌、蛮子营、王家营、孙村、昝西、小芦昝、东仓上、南刘庄、小高科庄几处支堂。后曾有过2名神父和1名修女常驻。因连年战乱,到1949年前大概剩有800成年教友,共党建国后又有所减少,文革期间中断。1978年后由保定教区忠贞教会神父恢复,迅速发展。据90年代统计,共有教友1079人,其中东马营东四村占34%,泗庄镇小青凌村占22%(过去属于邓庄乡,后来邓庄乡并入了泗庄镇),白沟南刘庄占4%,其他分布在东马营乡、邓庄乡、张六庄乡,肖官营乡、辛桥乡、衣锦店乡、泗庄镇、白沟镇等6乡2镇的21个自然村。现在高碑店市的教友不多,境内已没有正式的教堂,均为忠贞教会非公开活动,集中分布于东马营乡东四村、泗庄镇小青凌村,有一位老神父住在附近的白沟,白沟的音像街也有个聚会点,具体位置不明。肖官营的东仓上、韩庄,白沟的南刘庄也有少数教友。张六庄乡
小高科庄有一个赵氏家族与宁氏家族世代奉教,其中的赵氏出现过一位演员赵书君。
辛立庄镇北平景村过去村东曾存在过一个教堂,毁于日军入侵。
【东马营天主堂】
当地教会历史比较久,19世纪的传教士从天津乘船经由大清河逆流而上抵达水陆码头白沟镇,进而在附近建立了几个传教点,
庚子之乱时当地的法国神父被拳匪头领张德成杀害,
部分教友逃往了北京西什库天主堂,当时东马营最早的教堂包括相邻的白沟镇内的教堂都被拳匪焚毁,之后教会利用庚子赔款重建圣堂,新堂占地5亩。1911年成为本堂区之后再次翻建,当地教务最兴盛时教友近千人。日军侵华以及内战时期开始衰落,50年代时教堂已荒废颓败,文革时终被破四旧拆除,据老人回忆当时的教堂十分高大,弥撒时有钟声响起,堂内成排的巨大石柱,拉丁祭台装饰精美。1992年县政府在原址建立一所小堂,但当地教友并不愿去那里,因而目前已经荒废,现在当地教友是在自家建有简易经堂,主日上午九点半有神父来送弥撒。
这里也是大陆著名民运人士宋旭民的原籍,其家族均为教友,其父张焘山是范学淹主教的同学,曾为国军军官,在50年代被迫害致死,随后他们一家迁到了北京。现在当地教友聚集在东马营
东四村,目前大约一百多人,村中心十字路口处墙上有个十字架的楼房就是个教友开的超市。
【小清凌天主堂】
小青凌村位于保定市东北角的泗庄镇北部,白沟河南河堤旁,原属邓庄乡,是保定教区最偏远的堂区之一,当地是传统的教友村,有百年以上奉教历史,隶属于东马营本堂区。民国年间村内曾建有小堂,文革时拆毁,砖块被拿去建造了一座小学。当地教友以种植果树为业,村庄周围有大片梨园,现在村内大约有200多教友,德高望重的李会长住在村内。几年前有教友自建了一处民房改造为教堂,定期有神父来送弥撒,主日弥撒在下午三点半。
雄县志:
天主教在清末由安新县白洋淀的渔民传入雄县。庚子之乱时雄县板家窝的王德成焚毁了蛮子营和韩家庄教堂,还攻打过小高科庄、小青凌、东马营和霸州高庄等处教堂。此后教会利用庚子赔款重建各地圣堂,并迅速发展到2000人,分布于蛮子营、马务头、道务、大芦昝、小芦昝、西昝、张庄头等村,当时主要隶属于新城县的东马营本堂区管理,由贾神父代管,1967年李文凯神父常驻蛮子营。蛮子营、道务西昝在战乱时期荒废,文革时教务中断,圣堂拆除。80年代蛮子营、马务头重新建立教会,设立会长,现任为张福光。有安新县纪神父、曲神父、陈神父主持日常宗教活动。1989年统计全县有教友535人,分布在蛮子营、马务头、小芦昝、西昝、相庄、马蹄湾等村。
【蛮子营天主堂】
蛮子营村位于保定市东北角,112国道旁边,也是保定教区最偏远的堂区之一,雄县蛮子营天主堂始建于清末。1976年建简易经堂两间,1989年集资3万元重建大堂,11月20日祝圣,包括主堂6间、附属房屋4间,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目前的教堂比较冷清,经常大门紧锁,空无一人,院内的配房也比较陈旧,估计都没有常驻的神父,看到教堂外面还安装了空调,透过玻璃窗看到里面的跪凳,看来还是有教友活动的,教堂坐西朝东,东段还有唱经楼,没有能够看到祭台什么样。